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皇甫鲲秋林读书图 清 · 杭世骏
 押先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十五
老而好学袁伯业,贫更嗜书董仲玄。
二者于君未知孰比并,但少满林秋叶红烧天。
赪虬卵熟霜力透,虫蚁不敢轻雕镌。
蓐收有意媚幽独,亭午日脚长漏穿。
有时因风堕一片,骚屑祗解打瘦肩。
经神于此坐摊卷,缁帷之息或庶焉。
请言读书大不易,书城荡荡诚高坚。
惠施五车谁得见,安世三箧记未全。
君家士安乐耽玩,书淫美号世所传。
卓哉后起在吾子,六学一一烦疏笺。
兴酣摘叶可代纸,立说矫矫无颇偏。
要从孔曾会大意,岂在盗窃窥陈编。
暇将从子执都养,闭门扫叶炊寒烟。
黟县道中三首 其一 清 · 刘大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海峰诗集卷十一
东西南北久飘流,垂老翻成石室囚。
画虎惯看投侠窟,探珠谁解诣安邱
白云断陇孤村暮,红叶高崖万壑秋。
饥走荒山聊复尔,几人身袭富平侯
直徽猷阁福州林公墓志铭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七、《复斋集》卷二一
我宋有天下,遴选藩侯,谟训具在。
孝宗皇帝尤所加意,乾道淳熙间,循吏辈出,莆郡亦有人焉,如龚公茂良之治洪,王公悦、刘公夙之治衢,皆为世所称道。
厥后卓然有守,刚方而吏畏,仁慈而民爱,廉介而士服,所居而化,去而人思之,没而愈久不忘,则故帅林公其人也。
公讳枅,字子方兴化军莆田人
九世祖攒以孝行闻,唐正元间,旌表门闾,世称阙下林家
曾祖傅,不仕。
祖选,故承议郎,赠中大夫
父孝泽,故朝请郎、直秘阁,赠正议大夫
公中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主福州闽县簿丁内艰
分教常德府,转福清县,改宣教郎
以父年老丐祠归养。
乾道五年,用宰相荐召赴行在,不忍离膝下,父勉使行。
在道丁外艰,哀毁骨立,终丧不御酒肉,不居内。
服阕,再召对,上谕宰执曰:「林某尽忠实」。
秘书省正字,迁检书郎,出知信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就为转运判官,移漕江西,知泉州
召未至,得旨:「林某屡更事任,具著勤劳,除直秘阁福建路转运判官」。
光宗即位,召拜吏部郎中,除直焕章阁江东转运副使、知明州,进直徽猷阁、知福州
卒于官,享年六十有三。
初入对,言:「陛下慨然有意唐太宗之治,而治效与贞观若不相似然,所用大臣有如房玄龄魏徵者乎?
太宗玄龄二十三年,相魏徵十有五年,陛下诚得如二臣者而用之,能如是之久乎?
夫持禄固宠之臣似无过,而缓急无所用,骨鲠戆直之臣似无用,而大节非人之所能及。
愿陛下接之以礼,厉之以义,平居有以养其心,临事可以尽其力」。
又曰:「兵强财丰未足恃,所足恃者人心而已。
得人心之实,修德而已。
修德之实,内焉立诚以修身事亲,外焉推诚以下贤惠民是也」。
信州,陛辞曰:「陛下尝诏辅臣,朝廷行事,是非惟有公议,若士大夫言清议者不宜有此语。
臣谓公议云者,人心所同,清议云者,理义所在,二者同实而异名。
清议者,忠臣节士之所慕,权倖谗謟之所惮,陛下又何恶焉」?
又曰:「陛下优崇武人,意之所向,容有偏焉。
唐末藩镇流毒宇宙,州县武干,皆其私人。
太祖用文臣,销藩镇,以县尉易镇员。
真宗初置武臣同提点刑狱,不使专也,嘉祐罢之。
又祖宗之法不用武人为大帅,必命文人为经略以揔制之,刘挚以为用意深远。
武宪无副贰之名,又自内郡之守、百里之宰皆用武臣参之。
陛下之意犹以为未足也,方面专制,又将以付之,长此不已,何异唐之季世」?
其为郎也,言汉宣帝霍氏,自亲政,旧臣张安世皆日懔焉,而洪恭、石显亲近用事。
魏明帝沈毅好断,政自己出,而内倚孙资、刘毅,宰制时政,公卿大臣不与接者,辛毗一人而已。
朝无直臣,司马懿之势遂成,可不为今日戒。
信州兵骄,公始至,裁以法。
物力扰民,曰:「此手实遗法也」。
以官钱代输。
使广东,减钞盐额,除增收钱。
大奚山外寨以捕盐为名,杀略商人,守帅讳其事。
公以实闻于朝,移鞠宪司,卒得其情。
使江西诸邑以科罚充无名之赋,一岁十万缗,公岁助以漕司三万六千缗,减免赣之支邑三万缗有奇,于是一路无科罚。
先是豫章大疫,死者多不克葬,公瘗浮柩二阡,为冢六百九,骨函五百一十三,士大夫家贫不能自窆,赖公以窆者又三百柩,以其法推行之十郡。
泉州荐饥,公举荒政,阁租赋,禁预借关外杂税岁三千缗。
豪民买扑于官而渔利数倍,州旧置坊鬻盐,民苦科配,公悉罢之。
使福建江东汀州总经制钱,宁化泰宁苗米,广德建平和买,皆多取奏镌其额。
宣城宗颖倚势为虐,守曲庇之,守亲王也,故言者莫敢问,公劾奏无所避。
福州,简讼宽赋。
侍郎马公、丞相赵公欲甓城不果,公遂成之,周环四千丈,竣事而民不知。
孝廉刚直出于天性,恭俭好礼,正身率下,无慢色戏言,官僚畏惮,不敢为非。
然平生劾吏,自张宗颖外,他未尝轻有按举。
少时植立,为丞时以执事白府,袖书辨是非,帅以威折之,莫能夺,至裂其书于地,公徐取之以进,如是再三,帅卒悔悟。
未尝假人颜色为謟语以媚上。
晚在四明,太师史公浩年八十馀,被召将行谒公,冀公有祷,入为天子言也,公寒暄外无他语。
太师曰:「某上恩,老不能行,柰何」?
公曰:「此在太师耳」。
客有窃听于屏后者,愕然其质直如此。
凡所历官,世莫不以为楷式,廷臣常奉诏举谏官御史,皆以公为称首。
虽未及用,而功德所被,几半天下,使得行其言于朝,汲直何以加诸?
夫人黄氏,考功郎公度之女。
子男五人,女四人,尚幼。
公之卒三十馀年矣,故吏部郎中郑公肇之已状公行,独墓隧之碑未立,孤及之猥以属某,曰:「诸老凋谢,子之先人于我先君有旧,子侍侧,通知二家志,盍书之」。
辞不获命,于是犯不韪而为之铭。
铭曰:
惟孝与廉,百行之基。
大者既立,功业从之。
公之九世,祖以孝旌。
暨公父子,清白是承。
行修于家,化被于国。
玉雪其操,潜革贪墨。
立朝不久,言未尽酬。
麾节所至,民瘼则瘳。
古人有言,遗直遗爱。
公实兼之,百世如在。
正月初十日。廉东亭招仆与韩柳巷。拜玄陵。至则李二相,边三宰,林商议,王商议,都右使,判枢,金崇敬。行事已毕。入谒堂头。设荼。回至国清寺。酒馔甚盛。入城至林公宅设酌。则大醉矣。明日。吟成二首以志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七
新年郊外逐鸣珂,满眼云烟照碧罗。
奴讶囊中诗句少,妻嗔衣上酒痕多。
川原雪尽春浮地,城阙天低海息波。
努力馀生行乐耳,许史奈吾何。
朱郕公挽章 明 · 吴宽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二十四
虎城西踞壮神州,身属安危四十秋。
小大皆蒙贤将福,东南不系圣君忧。
九京地隔旌麾偃,百世人膺爵邑畴。
能保荣名须令德,古来休比富平侯
駮奏旧封禅礼八条 唐 · 施敬本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
旧礼。
侍中跪取匜沃盥。
非礼也。
夫盥手洗爵。
人君将致洁而尊神。
故使小臣为之。
侍中大臣也。
而盥沃于人君。
太祝小臣也。
反诏祝于天神。
是接天神以小臣。
奉人君以大臣。
故为非礼。
按周礼大宗伯曰。
郁人下士二人赞祼事。
则沃盥此其职也。
汉承秦制。
郁人之职。
故使近臣为之。
魏晋至今。
因而不改。
然则汉礼侍中行之。
则可矣。
今以侍中为之。
则非也。
侍中
其始也微。
高帝时籍孺为之。
惠帝时闳孺为之。
留侯子辟彊年十五为之。
后汉
楼望以议郎侍中
邵阖自侍中步兵校尉
其秩千石。
少府卿之官属也。
少府卿秩中二千石。
丞秩千石。
侍中少府班同。
魏代苏则为之。
侍中亲省起居。
故谓之执兽子。
吉茂见则嘲之曰。
仕进不止执兽子。
是言其为亵臣也。
侍中名则古官。
人非昔任。
掌同燮理。
寄重盐梅。
非复汉魏执兽子之班。
异乎周礼郁人之职。
行舟不息。
坠剑方遥。
验刻而求。
可谓谬矣。
夫祝以传命。
通主人之意。
以荐于神明。
非贱职也。
故两君相见。
则卿为上傧。
况天人之祭。
其肃恭之礼。
以两君为喻。
不亦大乎。
今太祝下士也。
非所以重命而尊神之义也。
然则周汉太祝是礼矣。
何者。
按周礼大宗伯曰。
祝下大夫二人。
上士四人。
掌六祝之辞。
大宗伯上卿
礼部尚书太常卿比也。
小宗伯中大夫
侍郎少卿比也。
祝下大夫
郎中太常丞比也。
上士四人。
员外郎太常博士比也。
故可以处天人之际。
致尊极之辞矣。
又汉太祝令秩六百石。
太常博士同班。
梁太祝令南台御史同班。
今太祝下士之卑。
而居古下大夫之职。
斯又刻舟之论。
不异于前矣。
又旧礼。
谒者太尉升坛亚献。
非礼也。
谒者已贱。
升坛已重。
是微者用之于古。
而大体实变之于今也。
按汉官仪。
尚书御史台官属有谒者仆射一人。
秩六百石。
铜印青绶。
谒者三十五人。
郎中满岁称给事
未满岁称权谒者
又按汉书百官公卿表。
光禄勋官属郎中员外
秩比二千石
谒者宾赞受事员七十人
秩比六百石。
古之谒者秩异等。
谒者班微。
以之从事
可谓疏矣。
又旧礼。
尚书令奉玉牒。
今无其官。
请以中书令从事
汉武帝时
张安世尚书令
游宴后宫。
宦者一人出入帝命。
改为中书谒者令。
成帝宦者
用士人。
魏黄初秘书
中书监
令旧尚书并掌制诰
既置中书官。
制诰枢密皆掌焉。
则自魏以来。
中书汉朝尚书之职。
尚书令玉牒是用汉礼。
其官既阙。
故可以中书令主之。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陈希烈749年 盛唐 · 高适
 押尤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东山起 书癖 范蠡舟 吉甫颂 山吏部 不事小儿 子房
德以精灵降,时膺梦寐求。
苍生谢安石,天子富平侯
尊俎资高论,岩廊挹(一作楫)大猷。
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一作卿才传世业,相府盛嘉谋)
豁达云开霁(一作景)清明月映秋。
能为吉甫,善用子房
阶砌(一作户牖)思攀陟,门阑尚阻修。
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
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
公才山吏部书癖荆州
幸沐千年圣,何辞一尉休。
折腰知宠辱,回首见沈浮。
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
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
风尘与霄汉,瞻望日悠悠。
汉昭帝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栾城后集》卷八、《皇朝文鉴》卷九九、《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五、《四续古文奇赏》卷一二、《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八六、《经济类编》卷八四、《古文渊鉴》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皇极典卷一六五
周成王以管蔡之言疑周公,及遭风雷之变,发金縢之书,而后释然,知其非也。
汉昭帝燕王之谮,霍光惧不敢入。
帝召见,谓之曰:「燕王言将军都郎,道上称跸,又擅调益幕府校尉
二事属尔,燕王何自知之?
将军欲为非,不待校尉」。
左右闻者皆伏其明,由是获安,而燕王上官皆败。
故议者以为昭帝之贤过于成王
成王享国四十馀年,治致刑措,及其将崩,命召公、毕公相康王,临死生之变,其言琅然不乱。
昭帝享国十三年,年甫及冠,功未见于天下,其不及成王者亦远矣。
夭寿虽出于天,然人事常参焉。
故吾以为成王之寿考,周公之功也;
昭帝之短折,霍光之过也。
晋平公有蛊疾,医和视之曰:「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良臣将死,天命不祐」。
「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
以此讥赵孟赵孟受之不辞。
霍光何逃焉?
成王之幼也,周公为师,召公为保,左右前后皆贤臣也。
虽以中人之资,而起居饮食,日与之接,逮其壮且老也,志气定矣,其能安富贵、易生死,盖无足怪者。
昭帝所亲信惟一霍光虽忠信笃实,而不学无术,其所与共国事者惟一张安世,所与断几事者惟一田延年
士之经术、识义理者,不识也。
其后虽闻久阴不雨之言而贵夏侯胜,感蒯瞆之事而贤隽不疑,然终亦不任也。
使昭帝居深宫,近嬖倖,虽天资明断,而无以养之,朝夕害之者众矣,而安能及远乎?
人主不幸,未尝更事而履大位,当得笃学深识之士日与之居,示之以邪正,晓之以是非,观之以治乱。
使之久而安之,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然后听其自用而无害。
此大臣之职也。
不然,小人先之,悦之以声色犬马,纵之以驰骋田猎,侈之以宫室器服,志气已乱,然后入之以谗说,变乱是非,移易白黑,纷然无所不至。
小足以害其身,而大足以乱天下。
大臣虽欲有言,不可及矣。
《语》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故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
故吾论三宗享国长久,皆学道之力。
汉昭帝,惜其有过人之明,而莫能导之以学,故重论之,以为此霍光之过也。
光武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栾城后集》卷八、《皇朝文鉴》卷九九、《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九五、《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八六、《续古文奇赏》卷一二、《古今图书集成》皇极典卷一六五
高帝举天下后世之重属之大臣,大臣亦尽其心力以报之。
故吕氏之乱,平、勃得寘力焉。
诛产、禄,立文,若反覆手之易。
当是时,大臣权任之盛,风流相接,至申屠嘉犹召辱邓通,议晁错,而文、景不以为牾。
高帝之用人,其重如此。
景、武之后,此风衰矣。
大臣用舍,仅如仆隶。
武帝之老也,将立少主,知非大臣不可,乃委任霍光
霍光之权在诸臣右,故能翊昭建宣,天下莫敢异议。
至于宣帝,虽明察有馀,而性本忌克,非张安世之谨畏,陈万年顺从,鲜有能容者。
杨恽盖宽饶,害赵广汉、韩延寿,悍然无恻怛之意。
高才之士侧足而履其朝。
陆迟至于元、成,朝无重臣,养成王氏之祸。
故莽以斗筲之才,济之以欺罔,而士无一人敢指其非者。
光武之兴,虽文武之略足以鼓舞一世,而不知用人之长,以济其所不足,幸而子孙皆贤,权在人主,故其害不见。
和帝幼少,窦后擅朝,窦宪兄弟恣横,杀都乡侯畅于朝。
事发,请击匈奴以自赎。
及其成功,又欲立北单于以树恩固位。
袁安、任隗皆以三公守义力争,而不能胜,幸而以逆谋败。
光武不任大臣之积,其弊乃见于此。
其后汉日以衰,及其诛阎显,立顺帝,功出于宦官
清河王,杀李固,事成于外戚。
大臣皆无所与。
及其末流,梁冀之害重,天下不能容,复假宦官以去之。
宦官之害极,天下不能堪,至召外兵以除之。
外兵既入,而东汉之祚尽矣!
光武不任大臣之祸,势极于此。
夫人君不能皆,君有不能而属之大臣,朝廷之正也。
事出于正,则其成多,其败少。
历观古今,大臣任事而祸至于不测者,必有故也。
今畏忌大臣而使他人得乘其隙,不在外戚,必在宦官
外戚、宦官更相屠灭,至以外兵继之。
呜呼,殆哉!
李微之校理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平斋集》卷一三
某畴昔祓饰子墨,酬先施后,山深林密,病懒相乘,贱姓氏无从彻风日不到处,旆芙蓉而弄斗柄,驾莲叶而读王书,殊恨仙凡之隔也。
伏谂通金闺之籍,进紫宸之班,上待特举有礼矣,公可以留矣。
多贺多贺。
司马迁史号实录,《酷吏传》张汤在其中,《平准书》又谓汤死亡思,汤平生大略可睹。
班固□□推贤扬善,拔之酷吏。
推贤扬善可进也,而煽虐流毒不可泯也。
读史至此,每疑班氏以宫掖之故,与、许、史不能忘情,特曲笔以出之。
世未有擿其心者,执事以良史材,实录以信后世,于、固必有折衷,敢请所以教。
谢制使李尚书举改官启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平斋集》卷二四
裴度于洄曲之营,最居人后;
杜牧淮南之幕,忽处众先。
得之击地而惊,恍若从天而下。
窃以前辈所谓汲引孤寒之绠,近世以为攀结权要之梯。
倚冰山为太山,延颈待嘱;
指鼠璞谓荆璞,拱手奉归。
名为蓄吾家之参苓,实则种它人之桃李。
自喜得计,乌知可羞?
若其点头堂下之一言,具眼坐中之小异,几年无此,一日见之。
如某者材非奇奇,老已冉冉。
方虚桥恃气,安知涪翁四句偈之有功;
迨拂乱动心,始信𫶈山三字箴之得力。
眇鸿毛其自命,蕞鸡肋以何求?
朅来刁斗之乡,偶备櫜鞬之役。
既不能磨盾以草檄,又不能推枰而画筹。
第于内外臂指之拘挛,与夫上下精神之消靡,多所感触,为之隐忧。
顾国事以如斯,于身谋而何有?
炎门耻炙,捷径甘赊。
道之将行欤,但居易以俟命;
人莫我知也,欲忍穷而著书。
不图负壑之秋,乃有回澜之力。
未齐五鹗,先获一麟。
固非曹、刘、沈、谢模索以可知,且无、许、史游扬而为助。
迥出望表,猥尘选中。
兹盖伏遇某官翰墨大苏,威名小范。
黄发鲵齿,入奉寿母之欢;
织文鸟章,出宽圣主之顾。
以忠孝两全之懿,用文武兼资之材。
号召青齐,指麾燕蓟
已断匈奴之臂,行漆月氏之头。
与共功名,孰非豪杰?
乃至嘘一寒之谷,欲使脱七选之坑,以劝着鞭,以愧刓印。
伟此举之尤特,信所关之匪轻。
某敢不敬佩十六字之褒,期答二三策之取。
丸药生翼,初匪求而得之;
瓣香报恩,当有大于此者。
卷卷衔戴,切切敷陈。
两汉诏令总论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平斋集》卷一一、《两汉诏令》卷首
自典谟、训诰、誓命之书不作,两汉之制最为近古。
一曰策书,其文曰「维某年月日」;
二曰制书,其文曰「制诏三公」;
三曰诏书,其文曰「告某官」「如故事」;
四曰诫敕,其文曰「有诏敕某官」。
此其凡也。
策有制策、诏策、亲策,敕有诏敕、玺敕、密敕,书有策书、玺书、手书、权书、赫蹄书,诏有制诏、亲诏、密诏、特诏、优诏、中诏、清诏、手笔、下诏、遗诏,令有下令、著令、挈令及令甲、令乙、令丙,谕有口谕、风谕、谯谕。
宥罪有赦,训诸王有诰,召天下兵有羽檄,要诘有誓约,延拜有赞,以致有报有赐,有问有诘,又有手迹、手记、诏记。
其曰恩泽诏书、宽大诏书、一切诏书及哀痛之诏,随事名之。
此其目也。
策命简长二尺,短者半之,以篆书。
罢免用尺一木两行,以隶书。
单于书牍以尺一寸,选举、召拜亦书之尺一板。
古今篆隶文体曰鹤头书,与偃波书俱诏板所用,在汉则谓之尺一简。
诏书有真草,又有案。
案者,写诏之文,一扎十行,细书,以赐方国。
扎,牒也。
孟康曰:「汉初有三玺」。
蔡邕《独断》曰:「天子六玺,皆白玉螭虎纽」。
《舆地志》曰:「汉封诏玺用武都紫泥」。
故制诏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唯赦赎令司徒印。
露布州郡诏记,绿绨方底,用御史中丞印。
通官文书不著姓,司隶尚书封胡降檄著姓非故事。
诏书皂囊,施检报书绿囊,密诏或衣带间。
丹书藏之石室,策书藏之金匮。
此其制也。
汉世代言未设官,王言作命,厥意犹古。
而讨论润色,亦间有其人。
高后大谒者张泽单于嫚书;
淮南王安善文辞;
武帝每为报书及赐,常召司马相如视草;
光武答北匈奴藁草,司徒掾班彪所上。
至永宁中,陈忠尚书出纳帝命,为王喉舌,诸郎鲜有雅材,每为诏文,转相求访,且辞多鄙固,遂荐周兴为尚书郎
秦少府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
汉因之,武、昭以后稍重。
张安世以善书给事尚书,囊簪笔事武帝数十年。
后汉始置尚书郎三十六人,主作文书起草,月赐赤管大笔隃麋墨。
此其造命之原也。
御史大夫相国相国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郡守
制下御史御史大夫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太守、诸侯丞相从事下当用者如律令。
郡国史上计丞相御史记室大音读敕毕,遣以诏书。
部刺史奉诏条察州,所察毋过六条,守令则承流宣化,使田里咸知上意。
此其奉行之序也。
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
君不能以义制命,则无以使人心丕应,惟命之承。
故夫夜下诏书,决之亟也;
甲寅书报,应之疾也;
毋下所赐书,几事密也;
封还诏书,涣号不容于轻出也;
更报单于书,辞令不嫌于修饰也。
六月甲子诏书非赦令,皆蠲除之。
虽反汗,犹愈于遂非而稔惑也。
有司毋得言赦前事,所以示民信也。
策书泰深痛切,君子作文为贤者讳,所贵乎体之识也。
昧死奏故事诏书二十三事,所重乎祖宗良法美意之得也。
玺书封小,诏书独下,抑不可不虑其贾疑而召激也。
案《尚书》大行无遗诏、诏书,独臧婴家及得诏书封三子事,奸隐于仓卒诈售于危疑,尤有国者所当谨察而不可忽也。
知此则知所以造命,知所以造命则知所以奉行矣。
然有不敢奉诏者,有期期不奉诏者,有以死争不奉诏者,有诏数彊予然后奉诏者,犹或许之,盖所以养士气也。
若其奉行不虔,则有常刑,故廉问不如吾诏者以重论。
敢有议诏不如诏者皆腰斩,诈诏者当弃市。
格诏者亦当弃市。
矫制者腰斩,误宣诏者应罚金。
令下腹诽者论死,诽谤圣制者当族。
诏书不可用者,丞相御史劾之,无承用诏书意者,御史奏之,而奉诏不谨者皆坐以不敬。
丞相被策书则步出,司农发诏书则鸣鼓。
其严如此,当时犹不能尽然。
始而奉诏不勤,终而遏绝诏命;
始而挢虔,终而擅诏。
以至诈下诏书,诈作诏板,伪作玺书,假为策,自书诏以授。
廉级陵夷,纪纲板荡,而国命之柄移。
大抵外戚宦官之祸,阖闼称制实胚胎之,有天下者可不鉴哉?
按《艺文志》儒家:《高祖传》十三篇,高帝与大臣述古谕及诏策;
《文传》十一篇,文帝所称及诏策。
当时会粹,盖有其书,迁、固必采取诸此。
先汉诏,迁多以「上曰」书,固间因之。
一诏或二三出,详略及用字亦有不同,疑不能无删润。
高帝未即位,迁不书诏,惟重祠敬祭诏见《封禅书》。
《景帝纪》迁不书诏,其议太宗乐舞制诏附见《文帝纪》。
文帝陈武等议,「且无议军」,见于《律书》,当亦是诏,固不书。
后汉诏有以《东观汉记》、《汉名臣奏》等书见于注,其改诏为制为诰,或谓避武后讳。
世祖王闳子诏附见《董贤传》,晔书逸之。
大氐史迁所笔皆有深意,固文赡而意不逮,晔则文亦不逮乎固矣。
假守龙阳,俗古事简,因得纵观三史,裒其所诏、制、书、策、令、敕、谕、报、誓约之成章者,凡若干通。
事著其略,每以臆见系之,釐为若干卷,总曰《两汉诏令》,以补续书之亡。
欲观汉治者,当有考于斯文。
翰林张四学(垍)750年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押青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聚萤 张公子
翰林逼华盖(华盖九星,蔽覆帝座)鲸力破沧溟。
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汉成帝每与张放微行,称富平侯家。故童谣曰:“张公子,时相见。”徐陵诗:“张星旧在天河上。”)
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
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
内分(一作颁)金带赤,恩与荔枝青。
无复随高凤,空馀泣聚萤
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
傥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
右武卫将军柳公神道碑 盛唐 · 郭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一
公讳嘉泰。
字元亨
其先鲁展氏。
司空无骇至于展禽
食邑柳下。
遂因采锡姓。
鲁为楚灭。
迁于晋之解县
今为河东解人也。
洎卫之庄。
汉之祉。
褒之讲论六义。
琮之黄金一笥。
赫奕勋业。
代有其人。
夫乾之垂象也。
上将躔于五纬。
坤之导河也。
中条控于一曲。
□以毓粹应德。
岳以降神生贤。
贤可以为王爪牙。
德可以为国禦侮。
孰任其所事。
则公庶几焉。
曾祖则。
左卫骑曹参军
皇赠蒲州长史
堙厄卑位。
有才无时。
叶荡而困于先号。
圣人作而光于后命。
祖奭。
中书令河东公。
厚德载庶物。
直心尹天下。
齐七政于玑衡。
致一人于仁寿。
子孺周密
方进之通明
不是过也。
父爽。
皇赠朝散大夫鄜州司马
逊而守中。
敏以承德
故有台之乐。
未宠于王庭。
而斯皇之荣。
遂饰于泉壤。
三代继业盛达。
公承累行之庆灵。
禀中和之粹气。
粤自羁贯。
迨乎成人。
矗其堤防。
森是矛戟。
直节以成果勇。
温德而著令仪。
其行已也恭。
其亲师也谨。
从政也恪。
其取友也义。
奉长者之深诱。
不越中庸。
读夫子之微言。
取其大略。
公幼丁太夫人艰。
襁褓之内。
若有所失。
景云元年
先帝在藩。
以公女兄为妃。
申王之舅。
以外戚解褐。
左金吾卫中候
则知傅昭仪之淑德。
载诞恭王
李夫人之丽容。
荣协律
公循道执一。
体正无贰。
不以怙宠而倨贵。
不以苟荣而屑礼。
无何。
鄜州府君艰。
一粥之食。
杖而能起。
无时之号。
泣以继血。
先帝龙飞。
公犹在疚。
制令起复为左领军卫左郎将
赐绯鱼袋。
腰绖外除。
心丧内毁。
朝廷韪之。
开元二年
申王以伯舅重奏公为本府左帐内典军
九年又迁右卫率府郎将
十年又转剡王府咨议
十三年游骑将军
守左卫中郎
十八年定远将军
守左清道率。
或参桂岩之文雅。
或握兰锜之兵权。
肃宫道则荀理之清和。
翊周庐则卫绾之醇谨。
二十七年又加明威将军
右武卫将军上柱国
赐紫金鱼袋。
任同许褚
职惟万岁。
戎旅孔循。
禁卫斯整。
焕彼章绶。
崇其宠荣。
故一心事君。
凡迁徙官位。
不矫讦以沽誉。
不介独以轹偫。
所莅必闻。
所适必当。
来有其
去有其恩。
潘岳之一除。
免子文之三黜。
缙绅之士。
以为美谈。
其年七月
遇疾弥留。
有加无閒。
御医驿路。
中使在门。
犹能正不溷邪。
故巫觋莫进。
殁必合度。
故手足全归。
八月四日
终于长安开化里之私第。
春秋六十有一。
遗诫薄葬。
明主惊悼久之。
诏使就第赠物三百段。
一石。
葬者量借手力缦幕。
威仪箫鼓。
饰终之典。
斯为盛矣。
十二月二日
归窆于万洪固之原。
礼也。
羽仪道路。
观霍葬之纷纷。
龙虎冈原。
见胜城之郁郁。
公万顷旁汪。
千寻直上。
硕量瑰材。
敏识甘节。
家人莫见其喜愠。
时辈但美其风流。
其存也子罕之不贪。
其殁也国侨之遗爱。
故栾棘斩焉。
谓之善居也。
金革不避。
谓之从权也。
贵而不满。
谓之鸣谦也。
仕而守节
谓之公器也。
疾而得正。
谓之知礼也。
终而薄殓。
谓之达道也。
诗曰。
人之云亡。
邦国殄瘁。
其此之谓乎。
夫人王氏。
琅琊郡
昼哭之外。
庀丧字孤。
嗣子祐良等。
遑遑焉过礼之孝也。
哀哉。
碑篆尽假于余。
柔翰徒施。
实惭于墨妙。
贞石既刻。
有愧于色丝。
其词曰。
将军本冑。
出自周后。
羽父诸族。
展禽
自兹保姓。
才与时偶。
涉河居东。
贤哲代有。
鼎气潜毓。
河精阴受。
降生将军
百夫之首。
明鉴思莹。
洪钟待扣。
三纪典兵。
一心事后。
贤妃
名王之舅。
梁苑宠崇。
汉家恩厚。
朱轩绣轴。
金印紫绶。
渥洼籋云。
青萍冲斗。
位才上将
年未中寿。
遇疾彻悬。
全归启手。
杜陵东陌。
秦原北阜。
旌转城隅。
烟凝谷口。
属属孤允。
哀哀孀妇。
松槚浅深。
冈峦左右。
通沟刻石。
天长地久
呜呼将军
殁而不朽。
谢提学举改官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才异正平,辄叨荐鹗;
德优元礼,滥许登龙。
捧檄知荣,省躬增愧。
国家设铨选之法,严保任之科,虽置使以旁求,犹限员而遴择。
伊欲薰莸之异器,庶几泾渭之分流。
然人实难知,杂然贤愚之并进;
士既自售,久矣廉耻之无闻。
孰兴斯道之寂寥,必得当世之豪杰。
伏念某受资至陋,涉道甚疏。
枕经藉书,徒慕古人之糟粕;
弹冠结绶,敢希君子之经纶?
蚤射策于明宸,仅庇身于小吏
抗尘容而走俗状,每愧于初心;
追时好而取世资,敢隳于素守。
居乏拔联之势,曾微左右之先。
岂繄揽辔之初,遽辱拔茅之举。
静循蕞尔,难称褒然。
此盖伏遇某官璞玉浑金,莫名其器;
青天白日,皆见其明。
广内恕以包荒,蕴深诚而与下。
郑当时之推毂,有味其言;
张安世之提衡,不望其报。
俾兹么么,亦沐吹嘘。
某敢不俯激懦衷,仰承嘉惠!
铅刀无用,尚收一割之功;
驽马未疲,终致千里之远。
代谢荐升陟启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五、《忠肃集》卷中
效官承乏,微善最之可称;
剡牍奏名,辱吹嘘之误及。
荣生望表,愧集情涯。
窃以为政本于用贤,报国莫如求善。
唐尧之先汲引,则百工时而庶绩凝;
汉武之重荐延,则群士慕而异人出。
仰际熙昌之运,尤严保任之科。
既稽众以旁求,必限员而遴选。
举不失德,于以知大臣之能;
称非其人,亦或为明德之累。
矧位隆于从橐,而望竦于儒林。
仲尼一字之褒,荣于华衮;
季布一言之诺,重于黄金。
宜得实材,用充清选。
如某者挈瓶智小,窥管识微。
早袭箕裘,粗闻诗礼。
名尝忝于论秀,恩幸及于赏延。
学无言偃之渊源,仅免面墙之诮;
政匪冉求之达艺,殊惭制锦之伤。
职忝乘田,栖迟委吏
宁抗尘而走俗,惭枉尺而直寻。
盖有道而贱贫,固昔人之所耻;
如不义而富贵,亦君子之弗为。
迹虽愈穷,志方益壮。
异潘安之巧宦,同长卿之倦游。
邈矣青云,但作退飞之鹢;
忽焉白日,徒瞻过隙之驹。
自嗟众目之怜,谁复引手而救。
方念归休于南亩,尚系窃食于太仓。
唯罪罟之是逃,曾荐书之敢觊。
他时毛遂,未出赵胜之锥囊;
此日行冲,得备仁杰之药笼。
此盖某官泰山北斗,皆仰其高;
璞玉浑金,莫名其器。
称量吾道,领袖斯文,恕以及人,清而容物。
郑当时之推毂,有味其言;
张安世之提衡,不望其报。
收文琴于爨下,取牺尊于沟中。
致此疲驽,亦蒙奖拔。
某敢不三省自誓,千虑殚愚。
尺鲤随波,既预龙门之集;
青蝇附翼,终从骥尾之游。
仆射 唐 · 杜佑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七
仆射秦官。
其名则微。
其职甚细。
东汉以后。
虽委任渐重。
职司会府
而非百僚师长之职也。
又按丞相亦秦官。
秦氏每偫臣上表。
皆云丞相臣某为首。
汉之宗臣。
萧何丞相
汉仪。
丞相进。
天子御座为起。
在舆为下。
有疾。
法驾至第问。
得戮二千石
申屠嘉欲斩内史晁错是也。
霍光受顾托之重。
当伊周之地。
昌邑王
上表太后
丞相臣敞为首。
大司马大将军次之。
其尊崇如此。
中间尝置左右丞相
亦尝改为相国
亦为大司徒
大抵汉之丞相
是为三公
于天下无所不统。
后汉亦以三公宰相
司徒西汉丞相也。
其后或为丞相
或为相国
或为大丞相
虽互为之名。
其实一也。
曹公司马师赵王伦王敦王导刘义宣齐高帝梁武帝尔朱荣陈武帝侯景献武隋文帝皆为之。
历代多非寻常人臣之职。
亦多为赠官。
然自秦以降。
实居百僚之长。
尚书令统领众务。
提举纲目。
仆射贰之。
诚为崇重。
且非统国政宰天下之任。
侍中中书令
如直以尊崇则太师
不然。
上公太尉始可长命百僚也。
龙朔中天宝初
尝改侍中中书令左右相
远协伊尹仲虺左右相
周公召公成王为左右之义。
斯诚允当。
或谓尚书令仆射录尚书之职。
是官之师长
按前代录尚书
霍光张安世王凤赵喜牟融邓彪张禹李固王导褚彦回齐明帝之徒。
或是三师
或是三公
或是大将军大司马兼之。
皆秉朝政。
古冢宰
百官总已。
实宰辅也。
其时别自有令仆。
仆射虽尝改为丞相
名同而职异。
品秩又未崇极。
上有三司三公尚书令
岂比前代丞相受任也。
其袭旧名无实者。
若今刺史皆云使持节
按前代使持节
得戮二千石
其王公已下封国
皆南面臣人。
分茅建社。
开府仪同三司
则礼数班秩。
皆如三公
置府辟吏。
今并岂有其实乎。
此例甚不能遍举。
安有仆射因改丞相之名。
都无丞相之实。
而为百僚之师长也。
又与丞郎绝礼。
若隔品致敬。
诸司长官
与隔品僚属。
其可绝礼乎。
斯不然矣。
谨议。
长安 四月 唐 · 丘丹
 押支韵
长安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
尝酎玉卮更献,含桃丝笼交驰。
芳草落花无限,许史相随。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二十三 野塘1186年11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雁下菰蒲报夕寒,鹭将荇藻作朝餐。
野塘只许野人到,不要许史看。
杂曲歌辞 汉宫少年行 中唐 · 李益
引用典故:绝驰道 嬉戏冠沐猿 优孟
君不见上宫警夜营八屯,鼕鼕街鼓朝朱轩。
玉阶霜仗拥未合,少年排入铜龙门。
暗闻弦管九天上,宫漏沈沈清吹繁。
平明走马绝驰道,呼鹰挟弹通缭垣。
玉笼金锁养黄口,探雏取卵伴王孙。
分曹陆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
巧为柔媚学优孟,儒衣嬉戏冠沐猿
晚来香街经柳市,行过倡舍宿桃根。
相逢杯酒(一作酒后)一言失,回朱点白闻至尊。
许史伺颜色,王侯将相莫敢论。
岂知人事无定势,朝欢暮戚如掌翻。
椒房宠移子爱夺,一夕秋风生戾园
徒用黄金将买赋,宁知白玉暗成痕。
持杯收水水已覆,徙薪避火火更燔。
欲求四老张丞相南山如天不可上。